品德课难上,是几乎所有上过品德研讨课老师共同的心声。在浙教版《品德与社会》教材刚出来的时候,我们感觉可教的内容太少,不要说一篇课文上2个课时,就是一个课时上2篇课文还嫌时间太多呢。而今,随着认识的提升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不断提高,我们发愁的往往不是内容太少,而是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多源素材该怎么挖掘,怎么安排?特别是对于教材的运用和资源的开发,该如何取舍,如何把握?针对此,笔者将结合案例,从“独具慧眼选准点,以点铺面小见大”这个方面来聊聊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。
课程资源的选择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。新教改的课程观,为教师开发利用资源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创新平台。但面对纷繁多彩的教学资源,如何筛选,如何运用方能四两拨千斤,需要教师独具慧眼。
《春天的故事》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“富国强民之路”中的第2课,课文中呈现的素材本身就很丰富,整整六大页,四大块内容,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所实施的一些重要举措,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欣欣向荣的局面。虽然书上课外此方面的素材很多,但对我们的学生而言,他们对计划经济时代的艰难生活是缺乏认知的。蜻蜓点水平均用力,照本宣科堆砌材料显然是不行的。那该怎么办呢?
杭州市的沈伟锋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,独具慧眼选取那个年代极具代表性的票证大做文章,并以點铺面小中见大,上出了新意,上出了精彩,更上出了实效。
沈老师设计了三个教学板块:1. 导入票证;2. 探究票证;3. 票证淡出。上课伊始,沈老师从“1949年10月1日,新中国成立之初,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的‘任何一个***都无法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。’引出在物资十分匮乏的情况下,当时的中央***出台了《中央关于实行生活物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》来力争解决人们的生活。”把孩子的关注点聚焦到票证上